> 文章列表 > “松苍竹翠结寒阴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松苍竹翠结寒阴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松苍竹翠结寒阴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松苍竹翠结寒阴”出自宋代艾性夫的《洞泉观杨梅屋寮》。

“松苍竹翠结寒阴”全诗

《洞泉观杨梅屋寮》

宋代 艾性夫

孤屿如螺出水心,松苍竹翠结寒阴。

不因钟磬穿云响,谁信神仙入洞深。

早日羽衣人尽老,春风摇草路重寻。

径须着我梅边屋,听讲南华弄玉琴。

《洞泉观杨梅屋寮》艾性夫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洞泉观杨梅屋寮》是宋代艾性夫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孤屿如螺出水心,

这座孤零零的小岛宛如一只螺壳从水中升起,

松苍竹翠结寒阴。

郁郁葱葱的松树和竹子在这寒冷的阴影下交织在一起。

不因钟磬穿云响,

没有钟声和磬声穿透云层响起,

谁信神仙入洞深。

谁会相信神仙真的进入了这个深洞。

早日羽衣人尽老,

那些穿着羽衣的人早已年老,

春风摇草路重寻。

春风吹动着草木,道路一再寻觅。

径须着我梅边屋,

径直到我梅花边上的屋子,

听讲南华弄玉琴。

听我弹奏南华琴的曲子。

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洞泉观杨梅屋寮的景象,表达了艾性夫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。诗人以孤屿、松苍竹翠等自然景物为元素,创造出一幅幽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。他表达了对神仙传说的怀疑,认为洞泉观并非神仙所居,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。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寻找幸福和内心宁静的渴望,以及对艺术和音乐的热爱。整首诗词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,又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心灵境界的思考,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。